

想爷爷了
马敏娜
许是一个人在外久了,难免会特别思念家乡的一切,比如爷爷,我已经数次梦到他老人家了。我的两个爷爷都已经故去了,老屋爷五年前离过年只剩下半个月的时候(2016年的农历腊月十七日)驾鹤西去与世长辞了,他愣是没能熬过猴年的冬天,没能添上那一岁。外爷是在今年我来江苏进修的第十一天(2021年3月11日)吃完早饭后毫无征兆的离开了,这是我此行突然收到最受打击的消息。从此,我成了没有爷爷疼爱的孩子。如今每每想起,禁不住泪湿衣襟,时值端午,思念之情油然而生。
老屋爷出身贫寒,一生小心谨慎,坎坷的一辈子承受了几多辛劳。他年轻的时候担任过村上的生产队长,性格刚烈,自强不息,勤俭持家,节衣缩食,承担着一大家人的生计。老屋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精心耕作,栉风沐雨,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辛苦养育了三子两女。他没上过一天学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奋,把我们家祖传的五代中医外科手艺发扬光大,农忙之余为乡邻们疗伤济世,仁医湛术,不知医治了多少乡亲的伤痛,使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免受病痛之苦,赢得了他们的良好口碑,享誉乡梓。
老屋爷心灵手巧,小时候因家贫,虽未能接受良好教育,但他的超前思维能力、记忆力出奇的好。记得我刚上小学那阵子,爷就带领他的儿子儿媳们首先种植甜瓜(记得当时的品种有黄大头、小天鹅、王凯等品种)、培育红薯秧子发家致富,偶尔还会贩卖些小零碎以贴补家用。他自己因为吃了没文化的苦,所以竭尽所能也要让儿女们上学,我的爸、二爸基本上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(高中毕业),三爸还考取了当时的渭南地区农校(1980年,那年我出生),工作后在王村职高任校长。小姑最小,因故未能如期完成缝纫学业,导致爷爷每每觉得对不起小姑,以致小姑都结婚几年了,爷还是操心着姑家的小日子能否掀前去,操不尽儿女的心。说到他的记忆力,那还真得佩服,爷虽不识字,大至几十味中药的药性、功效与副作用,小到他的儿孙辈们的生日等等琐碎事宜,都记得是一清二楚,叫我这个后辈是心生感叹,暗自惊奇,他老人家可能自有独特的记忆方法吧!
老屋爷83岁那年,快临终的时候,小姑、姑父和我守在他身边,他还叮嘱小姑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,再别叫他放心不哈。并特别嘱咐我:“爷还想叫咱屋里祖传几辈的中医外科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,叫娃娃们男的、女的都学医有出息。等爷脑子清爽了,把熬膏药的秘方、治疗难治性外伤的方子都给你教一哈......”想到这些历历在目的场景,我的心好难过,爷,虽然最终您老人家没能给我教你的独门手艺,可是您的孙辈们实现了您的心愿,三爸的二儿子马智杰(我的堂弟)在爷走了后的2017年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,我的儿子于2019年考取了海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,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您的承诺。爷,如果您九泉有知,一定会非常高兴吧,我们马家祖传的医学终于后继有人了!现在老家的老屋门前那块“春满杏林”的牌匾蒙尘已久,可是他的主人早已不在了…… 门前野草丛生,陈年老房快坍塌了,游子归来亲已去,久立门前似外人。门后放着训子棍,院外再无唤儿声。爷爷不在了,端午没有了,中秋不在了,年不在了,老家也不在了……
我的外爷和老屋爷性格截然不同,他也是贫下中农,年轻的时候担任过村上的饲养队长,养得好牲口,做得一手好农活。他养育了两子两女,四个娃娃里唯独小舅学得一门修家电的好手艺,现在百良街道开门店,其余三个子女日子也还过得去。许是生活如意的缘故吧,他性格豁达,为人豪爽、待人热诚,再加之住在东宫城的城门口,所以来来往往的人,问路的、卖菜的、歇脚的、从地里干活刚回来的,外爷都会招呼,叫来者喝上一壶酽茶(一般都是“沱牌”)、男的还会招呼一口金丝猴或者“工字牌”卷烟(老者们喜欢抽的那种)解解乏,一般外婆都会给外爷烧两电壶水放好,因为外爷太好客了,外婆是知道的。年轻时候的外爷是出了名的好劳力,但是在一次外出上崖割草途中,闪了腰,导致自那之后走路微跛,因为活动不便,老年之后就有些不太喜欢活动了。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城门口的门前台上,等我们儿女孙辈来看望他。
外爷一向身体倍棒,能吃能喝能饮(饮酒是外爷一大嗜好,高兴时喝,难过时也喝),我们还筹盼着他老人家今年88岁生日的时候好好庆祝一下,爷一定能多活几年。谁料今年的3月11日,我刚来到江苏的第11天,当妈妈在非固定时间给我发来视频的时候,看到一身白衣的妈妈,我瞬间泪目,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流了下来,妈只一句话,我就泣不成声了,外爷走了,他没盼到我的归期,没能等到他疼爱的孙女学习归来。3月15日我披麻戴孝,双膝跪地将您归于尘土。那个喜欢热闹的你,永远的躺在了自家的苹果树地里。从此我再没有了爷爷,通往老家的高速路通了,我却不再那么期待回家了……
老屋爷和外爷他们两亲家同岁(生于1934年),关系甚好。记得1992年(那时农家人相对都穷)我家盖六间大门房的时候,两个爷坚持照顾着盖房子从头到尾,爸是屋里爷的大儿子,妈是外爷的大女儿,六间大门房盖好之后,他们也感到很荣耀。晌午、晚上两个爷爷头对头睡着,聊不完的话题,对未来的憧憬,对美好日子的期盼……自己的儿女日子过得还不错!唯一遗憾的是,我有一个智障的弟弟,小名:杰子,可能也是两位老人永远也放心不下的牵挂,所以自从我懂事起,家里人灌输的思想就是你必须优秀,必须好好学习,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。不然叫你爸你妈有啥活头?你父母的希望在哪里?所以时至今日,我也谨记教诲,不敢有丝毫疏忽,凡事尽心尽力,尽善尽美!
我的两位爷爷只是万千普通爷爷中的一员,也许对他们来说,幸福真滴很简单,有个健康的身体,可以吃饱穿暖;有个争气的娃娃,让他们心满意足;有个孝顺的儿女,让他们晚年可依;惟愿时光能缓,你们的笑容常在,我会陪你们慢慢变老。这个世界上有种温暖叫隔辈亲,有种感动叫爷孙情,岁月静好,时光不老,有爷爷在,童年尚有归处,我们还有去处,老家的温暖还在,可如今……
以前我怕坟,怕坟头里的人,自从我的两位爷爷驾鹤仙去后我就不怕了,因为那里躺着我想见都见不到的人,有时候多希望坟头上有个门,想见爷爷的时候可以下去看看他。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,我多想不顾一切去看你……看到和你们年龄相仿的人我都多看几眼,多希望是你们!真的希望有另一个世界,爷爷就安详的生活在那里,顺遂平安,开心快乐,再也不为世事烦扰!
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无声泪先流。一别再无归期,相见只在梦里,多想再见你们,哪怕匆匆一眼就别离。再也听不到那句:敏,我娃回来了,爷这一阵都坐到门前等你哩!从此世间再无爷爷可叫,从此阴阳两隔,从此你们长眠,我常念。愿天堂无病无灾,您一路走好。你们与我相见于1980年,有幸得你们呵护宠爱36载、41载,下辈子还做您的孙女、外孙女!爷爷,说好了,下辈子一定要等我回来!
今日端午,纸短情长。愿我们在乎的人,平安无恙;
端午佳节,诸位安康,愿我们所念之人,天天喜乐,岁岁安康;
清风化雨,思念绵长,愿天堂的两位爷爷安好!
作者简介
马敏娜,合阳县百良镇莘村八组人,合阳县医院职工,在读研究生,热爱生活,心思细腻,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诉诸笔端,慢慢流淌开来,感动万千